今天是:

平台建设

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台建设 >> 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工程研究中心于2016年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是在原黑龙江省小浆果育种及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而成。建设单位为东北农业大学。我国小浆果产业起源于黑龙江,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东北农业大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黑穗醋栗、沙棘、树莓等小浆果研究,我国小浆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发源地。中心建设体为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果树学科同时还整合了校内食品科学农业机械、应用化学、植物营养、植物保护等学科按小浆果全产业链进行组建,是我国小浆果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发机构

中心定位:中心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战略,牢固树立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向森林要食物等理念,始终遵循“技术支持市场,技术引导市场”的原则,立足龙江,面向全国,重点解决小浆果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重点领域研究全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局部处于领先地位。将中心努力建设成我国小浆果的理论创新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及开放服务平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浆果行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原始创新性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

中心目标:构建高效、开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寒地小浆果工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对小浆果良种选育、高效栽培、贮藏加工、农机装备等关键工程技术进行研发和突破,持续吸收、转化、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有效支撑和引领我国寒地小浆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显著增强我国小浆果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研究方向:采取多学科交叉融合按小浆果全产业链方式设置了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苗木繁育与高效栽培、品质分析与营养保健、贮藏保鲜与物流包装、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采收机械与生产装备、产业经济与市场营销8个研究平台。

中心创新工作、效果作用及转化情况:中心面向我省小浆果产业需求持续攻关、开拓创新,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1. 围绕蓝靛果全产业链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解决了品种、栽培、育苗、采收、加工等关键技术问题,使我国蓝靛果产业从零开始,增加到现在面积、产值等居于世界首位。在蓝靛果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 选育出3个蓝靛果品种,已经成为我国主栽品种。获得2个新品种权,十余项发明专利,并成功实施了成果转化。蓝靛果系列成果吸引了农夫山泉、汇源、山东圣海、北京华保等企业落户黑龙江发展蓝靛果产业。同时,依托成果孵化或技术入股了4家企业。推动了甘南、勃利、尚志等县市将蓝靛果等小浆果产业列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

3. 中心在小浆果领域的创新工作和成果转化成效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科技部的高度重视,给予了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大力支持。同时,发展小浆果产业的建议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