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小浆果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获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实验室主要依托于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果树学科,同时与校内食品加工、农业机械等多学科联合,坚持以蓝靛果、穗醋栗、树莓、醋栗、笃斯越橘等寒地小浆果为研究优势和特色,解决科研和产业需求。我国小浆果起源于黑龙江,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东北农业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小浆果研究的科研单位之一,研究力量雄厚,从事小浆果相关研究的人员数量和涉及的学科居全国首位。
实验室定位:实验室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培育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整合我省特色小浆果科研生产技术优势科技资源,重点研究开发寒地小浆果育种、栽培、加工及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并将实验室建设成为一个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开放式国内外科技交流、公共技术服务基地。
实验室目标:联合全国行业技术力量,多学科交叉攻克我省及我国主要小浆果作物的资源创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贮藏加工、营养保健及分子育种等关键核心问题,为我国小浆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我省及我国小浆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形成了4个研究平台,包括小浆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小浆果生理生态与栽培技术;小浆果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小浆果生物技术与分子育种。
实验室创新工作、效果作用及转化情况:实验室面向小浆果产业需求、攻克相关科技技术难题,在助推我省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1. 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蓝靛果和黑穗醋栗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了蓝靛果、穗醋栗、树莓、醋栗、果桑、荚蒾、笃斯越橘、稠李等众多寒地特色浆果资源,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2. 自主选育出多个蓝靛果、穗醋栗、树莓品种,并获得黑龙江省林木良种证,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主栽品种。
3. 攻克果实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果实营养与开发利用和果实采收机械与生产装备诸多重要科研问题,成果发表在国内外著名高水平期刊上,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4. 解决了小浆果育种、栽培、采收保鲜中关键卡脖子问题,相关技术和成果已制定地方标准和授权发明专利,为小浆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